北京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文章來源:文旅北京
當越來越多的古老村落迅速消失
愈發(fā)相似的現(xiàn)代化城市崛起
人們急切地創(chuàng)造新的未來
卻也在不經(jīng)意間湮沒歷史
總需要有一些地方、一些東西
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
承載和傳達歷史文化的氣息
證明曾經(jīng)有某些人某些事的存在
留下指引未來的路標
還好,有博物館
《博物館:一座城市的“靈魂客廳”》
走近昌平
本期【走進昌平】
文旅君就跟您聊聊
地處昌平境內(nèi)的特色博物館
靜看五千年風云變幻
社會歷史類博物館
長陵博物館
長陵博物館位于北京昌平天壽山麓,明十三陵之首——長陵,是皇帝與皇后的陵寢。長陵墓主人——明成祖朱棣是中國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期間遷都北京,建造了象征封建皇權的紫禁城,開創(chuàng)了“幅員之廣、遠邁漢唐”的永樂盛世。長陵是明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規(guī)模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陵寢。
長陵和以之為參照的其他12座帝陵構成體制完備而規(guī)模宏大的陵寢建筑集群,使明十三陵作為一個整體成為中國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長陵的營建,反映了明代初期帝陵建筑制度和建筑藝術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在中國帝陵建筑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
定陵博物館
明定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區(qū)城北8.2公里處,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合葬陵墓。建于萬歷十二年(1584)十一月,十八年(1590)六月竣工,歷時六年,用銀800余萬兩。泰昌元年(1620)十月,葬神宗及孝端皇后。
明定陵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第一座經(jīng)國務院批準有計劃進行考古發(fā)掘的古代皇帝陵,其地下玄宮由前、中、后、左、右五座高大的殿室組成,頂部為條石拱券,總面積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余件。
輝煌神秘的地下宮殿,舉世無雙的文物珍寶,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光輝燦爛的明代社會畫卷,今天的定陵已成為享譽國內(nèi)外的具有深厚文化內(nèi)涵的旅游勝地。
昭陵博物館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后李氏、陳氏、李氏的合葬墓。
明昭陵建筑規(guī)制有它獨特的建筑風格,平面布局嚴謹、施工精細,依山勢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統(tǒng)。清乾隆年間對地面建筑有過拆大改小的修繕,1985年經(jīng)國家文物局的批準,依明代遺存基地,按照明代風格進行了全面的復原性修建。祾恩殿內(nèi)陳列有祭陵的祭品及一帝三后的生平介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為完整且具代表性的陵寢建筑。
神道博物館
神道是明十三陵的前導部分,由石牌坊、大紅門、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一系列墓儀設施組成。
石牌坊位于神道的起點,用白石雕刻而成,是我國現(xiàn)存石牌坊中最大的一座,牌坊形制仿木結(jié)構,線條柔美流暢。牌坊向北依次是大紅門和神功圣德碑亭,碑亭四面各辟券門,內(nèi)豎神功圣德碑,碑為白石雕成,高7.91米,碑身刻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朱棣撰寫的碑文。碑亭的北面是排列長達800米的石望柱和石人石獸,石獸依次為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各二臥二立,后為石人12尊,為將軍、文臣和勛臣。石像生造型生動,雕工精細,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堪稱我國石雕藝術博物館。
北京十三陵明皇蠟像宮
堪與英國皇家蠟像館媲美的北京十三陵明皇蠟像宮是獨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大型旅游景點,雄踞于昌平區(qū)西關環(huán)島西北側(cè)。北倚聞名遐邇的明十三陵,得天壽山龍脈之靈氣,連帝陵園風水之意蘊,是解讀明朝十三個皇帝陵墓、演繹明代歷史文化、參觀游覽、購物休閑的理想之地。
明皇宮主展廳是以明代16位皇帝為主線,截取明朝重要的歷史橫斷面,通過374尊栩栩如生、形態(tài)逼真的人物蠟像和采取電視連續(xù)劇定格形式的26個仿古仿真、情景交融的場景,輔以現(xiàn)代影視、聲光技術,濃縮再現(xiàn)了明王朝276年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社會、民情等領域的興衰演變、歷史沉浮。
中國航空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坐落在溫泉之鄉(xiāng)——北京市昌平區(qū),是一座以飛機文物為主體,集航空博覽、航空科普、航空運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亞洲最大、世界屈指可數(shù)的航空珍品薈萃地。
目前已收藏124種型號、近306架飛機,還有地空導彈、雷達、航空炸彈、航空照相機、飛行服裝、航空傘具、航空輪胎等1萬余件武器裝備樣品,中外航空圖書資料2萬余冊以及眾多的中外友好往來禮品。以豐富的實物、詳實的史料向人們展示新中國航空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和人民空軍成長壯大的光輝歷程,講述中華民族航空史上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是中國航空工業(yè)及人民空軍發(fā)展的歷史見證。
小貼士
中國航空博物館原定2019年4月15日至6月30日實施閉館,因整修尚未結(jié)束需繼續(xù)閉館至2019年11月30日。
北京御生堂中醫(yī)藥博物館
百年老字號“御生堂”始創(chuàng)于明朝萬歷三十六年,為集中醫(yī)、中藥和收集古董珍玩的藥鋪、商號。御生堂所制丹散膏丸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口碑極佳。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親筆御書“御生堂”匾額賜給御生堂第七代傳人白凌云,白家老號至此正式更名為“御生堂”,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家皇家御封的商號。
御生堂興衰四百余年,幸逢盛世,得以薪火相傳。御生堂白氏后人秉承“御為普濟,生乃永盛”的祖訓,歷盡辛苦于1999年創(chuàng)立了“北京御生堂中醫(yī)藥博物館”,將御生堂經(jīng)營數(shù)百年所使用及收藏的數(shù)以萬計的珍貴中醫(yī)藥文物展示給世人,旨在宣傳御生堂的百年歷史與精神,傳承中醫(yī)藥的理念與精華,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深與博大!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
走進昌平的這一所所大學
探問歷史與未來之間的關系
在奔涌不息的歷史長河中
抓住一刻凝固的瞬間
重溫城市記憶
——北京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