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豢摆娱乐有限公司

中國大連溫泉門戶網(wǎng),用健康與愜意來演繹大連溫泉文化!
網(wǎng)站地圖 收藏本站 RSS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大連溫泉旅游網(wǎng) >> 溫泉體驗(yàn) >> 正文
古代隋唐皇家愛洗溫泉浴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diǎn)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09/2/3

古代隋唐皇家愛洗溫泉浴

  古人很早就流行洗溫泉浴,但溫泉浴的盛行是在唐代,由于皇帝酷愛洗溫泉浴,所以,人們一提起溫泉浴,就想到唐代著名的華清池。


 

 陜西驪山溫泉,在秦代就有"神女湯"的美名,自秦以后,千城萬國之民接踵而來洗溫泉浴。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在驪山建起  "湯浴宮";天寶六年,唐玄宗大興土木,再行擴(kuò)建,將泉池納入豪華的宮殿內(nèi),改稱為"華清宮",因?yàn)閷m殿在泉池之上,所以又名"華清池",專為帝王所享用。華清池分為九龍湯和芙蓉池,九龍湯專供皇帝御洗,芙蓉池專供楊貴妃沐浴,后來亦稱為"貴妃池",并設(shè)有專人管理,《舊唐書·職官志三》云:"溫泉監(jiān)掌湯池官禁之事",這溫泉監(jiān)一官就是專門負(fù)責(zé)皇家湯池事務(wù)的專職官員?脊殴ぷ髡咴谔拼A清宮御湯遺址內(nèi)發(fā)掘出蓮花湯、海棠湯、星辰湯、太子湯、尚食湯等五處湯池遺址。這就映證了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長湯十六所》的記載:"華清宮中除供奉兩湯外,而別更有長湯十六所,嬪御之類浴焉。"清人史夢蘭《全史宮詞》亦云:

  雨過華清樹影涼,風(fēng)來前殿玉龜香。

  至尊浴罷金輿出,嬪御分尋十六湯。

  可見當(dāng)時華清宮內(nèi)溫泉浴所之多,正是華清宮的鼎盛時期。

  唐代皇帝從唐太宗開始,大多喜歡溫泉浴,唐高宗奎治有《過溫湯》詩。唐中宗李顯景龍三年十二月駕臨新豐溫宮,賜浴湯池,大臣們還紛紛獻(xiàn)詩,上官婉兒也賦絕句三首選獻(xiàn),名為《駕幸新豐溫泉宮,獻(xiàn)詩三首》。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貞亦有《奉和圣制過溫湯》:

  鳳輦勝宸駕,驪籞次乾游。

  坎德疏溫液,山隈派暖流。

  寒氛空外擁,蒸氣沼中浮。

  林凋帷影散,云斂蓋陰收。

  霜郊暢玄覽,參差落景遒。

  而唐玄宗李隆基身體力行,把溫泉浴推向極盛。唐玄宗每年十月要借楊貴妃到華清宮過冬,沐浴嬉樂,盡情享受溫泉浴的樂趣。唐玄宗和楊貴妃溫泉浴極為鋪陳富麗。唐人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云:

  玄宗幸華清官,新廣湯池,制作宏麗。安祿出于范陽,以白玉石為魚龍免雁,仍為石梁及石蓮花以獻(xiàn),雕攜巧妙,殆非人工。上大悅,命陳于湯中,又以石梁橫豆湯上,而蓮花才出水際。上因幸華清宮,至其所,解衣將入,而魚龍兔雁皆若奮鱗舉翼,狀欲飛動。上甚恐,遂命撤去,其蓮花至今猶在。又嘗于宮中置長湯屋數(shù)十問,環(huán)回凳以文石,為銀摟漆船及白香木船,置于其中,至于楫櫓,皆以飾以珠玉。又于湯中壘瑟瑟及丁香為山,以狀贏洲、方丈。

  安祿山真是會拍馬屁,獻(xiàn)上用白玉雕攜而成的魚龍鼻雁和石蓮花等,放在湯池之中,玉雕的魚龍鼻雁居然會動,實(shí)在奇巧,卻嚇著了唐玄宗,命人撤去!堕_元天寶遺事》卷下展露的則是另一番景象:

  奉御湯中以文瑤密石,中央有玉蓮,湯泉涌以成池,又縫錦繡為兔雁于水中,帝與妃子施鈒摟小舟,戲玩于其間。官中退水,出于金溝,其中珠纓寶絡(luò)流生街渠,貧民日有所得焉。一邊洗著溫泉浴,一邊玩著水上游戲,正如李賀詩云:¨華清宮中嘗石湯,徘徊百鳳隨君王。"

  唐人鄭緊《開天傳信記》還載一事,甚有趣。天寶初,唐玄宗駕幸華清宮,有個叫劉朝霞的文人寫了篇拍馬屁的文章,名《駕幸溫泉賦》,卻寫得十分恢諧,鄭綮錄其文云:若夫天寶二年,十月后合臘月前,辦有司之供具,命駕幸于溫泉。天門乾開,露神仙之輻輳;鑾輿劃出,驅(qū)甲仗以驕闐。青一隊(duì)今黃一隊(duì),熊踏胸兮拏背;朱一團(tuán)今繡一團(tuán),玉鏤珂兮金钑鞍。述德云:直攫得盤古髓,掐得女媧瓤,遮莫你古時千帝,豈如我今日三郎。自敘云:別有窮奇蹭蹬,失路猖狂,骨憧雖短,伎藝能長。夢里幾回富貴,覺來依舊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遍,叩頭莫五角六張。

  劉朝霞此賦詞調(diào)倜儻,雜以徘諧,因唐玄宗自稱過"三郎",他也便稱皇上為"三郎"。唐玄宗看了認(rèn)為是奇文,準(zhǔn)備加以賞賜,命劉朝霞改去"五角六張"四字。誰知劉朝霞不買皇上的賬,上奏說:"臣草此賦時,有神助,自渭文不加點(diǎn),筆不停綴,不愿從皇上而改。"面對這個敢于抗旨不遵的文人,唐玄宗打量他一番,居然龍顏未怒,說了一句

  "真窮薄人也",只授以宮衛(wèi)佐一官就到頂了。劉朝霞這種拍馬屁的文章可謂寫得別具一格,又不失酸文人的執(zhí)著。

  當(dāng)時古都西安四周有不少溫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騎山湯、石門湯和鳳泉湯。驪山溫泉成了皇上的御洗之地,鳳泉湯也是皇上常去之地,唐玄宗有《幸風(fēng)泉湯》詩為證:

  西狩觀周俗,南山歷漢宮。

  薦鮮知路近,省斂黨年豐。

  陰谷含神爨,湯泉養(yǎng)圣功。

  蓋齡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垂鳴歧風(fēng),誰矜陳寶雄。

  愿將無限澤,沾沐眾心同。

  而位于藍(lán)田湯峪河口西側(cè)的石門湯,雖然唐玄宗未能駕臨,然而他卻十分關(guān)心,特賜名大興湯院",并以水溫高低開辟玉女、融雪、連珠、瀨玉和濯纓五個湯池。當(dāng)時,長安各階層人士前往沐浴,盛極一時

  。

  對于溫泉的療疾養(yǎng)生作用,唐玄宗亦多有認(rèn)識,他常泡華清宮溫泉,在《惟此溫泉是稱愈疾,豈予獨(dú)受其福,思與兆人共之,乘暇巡游,乃言其志》一詩中云:

  桂殿與山連,蘭湯涌自然。

  陰崖含秀色,溫谷吐潺湲。

  績?yōu)轭眯爸,功因養(yǎng)正宣。

  愿言將億兆,同此共昌延。

  唐玄宗還有《溫湯對雪》等詠溫泉詩。隨著唐王朝的衰亡,驪山等處溫泉也日趨荒蕪。唐人謝宗有詩詠得意味深長:

  香泉涌出半池溫,難洗人間萬古塵。

  混沌殼中天不曉,淋漓氣底夜長春。

  波濤鼓怒喧風(fēng)雨,云霧隨陰護(hù)鬼神。

  卻笑相逢裸形國,不知誰是浴沂人。

  清人長白浩歌子《螢窗異草》還記載一則唐出玄宗與楊貴妃沐浴遺跡。驪山之陰有石洞,其額題日"天寶遺跡",以石為門,堅(jiān)不可破,人們不知道洞內(nèi)有什么。明代正統(tǒng)年間,石門忽然裂開寬僅一尺許的裂縫。鄉(xiāng)人劉瑞五約上喜事而好奇兼有膽識的五個人,一起入洞探奇,深入洞中,看到一青玉石屏上有文字,用火把照而讀之,其略云:"膚與妃子每遇盛暑,避熱此間,共享洞天之福,于茲五年矣。風(fēng)流瀟灑,不管神仙,漢武白云鄉(xiāng),遂非所羨。但恐千秋萬歲后,罕有知吾兩人相得之歡者,愛命良工,置石像于內(nèi),以流傳不朽,間與妃子流覽其中,不禁相視而笑,幾忘其身之非石也。"末署天寶十年秋七月御筆。眾人才知為唐玄宗所書。來到石屏后面,看到另一番景象:大可數(shù)十楹,中置寶座,僅虛位,尚無他奇。左為曉妝閣,一石美人挽發(fā)對鏡,倦態(tài)堪憐。旁二宮娥,一捧匜器,側(cè)立而欲前,一代妃捧發(fā),跪而持之,貌甚恭謹(jǐn)。妃首微回,似有所語,眉目皆人畫。妃后立一人,唐巾便衣,髭須微捋,則開元皇帝像也。情形態(tài)度,宛然相親。其右為浴池,以綠玉為水波,紋蕩漾如活。旁立二人,執(zhí)巾捧帨,眉睫間微含笑意。帝與妃皆以白玉為體,帝自身游戲水中,僅沒其臍,下坐而側(cè)首,以目招妃狀,似欲言而匿笑。妃坐小石床,

  亦裸其上衣,酥乳輕圓,腐臍微露,無不歷歷可見。然而低蔑云彈,容如腑腆,且以纖手們繡帶,似欲解而不勝其羞者。由裳而下,雙彎則已盡赤矣。這一組沐浴百像,是唐玄宗命良工雕刻的,目的是"以流傳不朽",好讓后人知道他與楊貴妃洗的風(fēng)流鴛鴦浴。據(jù)說明天啟末年,雷震石洞,亂石嵯峨,掩埋了一切,再也沒有人知道這組沐浴石像的下落了。這或許真有其事,亦或許齊東野語,但可證明一點(diǎn),唐玄宗與楊貴妃都好沐浴,常常同池而浴,這是有歷史根據(jù)的。

——古代隋唐皇家愛洗溫泉浴

 
最新評論
數(shù)據(jù)載入中,請稍后……
推薦溫泉旅游信息
大連溫泉旅游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