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泡溫泉常識及注意事項
寒冷的冬季已過,但泡溫泉的熱度似乎并未隨著寒冬而逝。冬季泡溫泉既能舒緩壓力又能凈化身心,還能使你面色紅潤、皮膚光滑,很多人把溫泉稱為“美人湯”。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幫助。比如,溫泉中的碳酸鈣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相當的作用;而溫泉所含豐富的鈣、鉀、氡等成分對調整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糖尿病、痛風、神經痛、關節(jié)炎等均有一定效果;而硫磺泉則可軟化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盡管泡溫泉對健康有種種好處,但不是人人都適用,許多方面也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冬季泡溫泉五大好處】
1、冬泉療疾,冬季浴之,可溫經通絡、暢達氣血、祛寒舒筋,對慢性疾病也有很好療效。
2、泡泉減壓,消除疲勞,減輕壓力。
3、寒冬健體,等于長跑兩公里。
4、溫泉減肥,熱水能去油膩,溫泉也能去掉身體的脂肪。
5、冬季潤膚、光滑,富有彈性。
【沐浴溫泉的基本常識】
1. 必須先沐浴潔身,以保持溫泉水質衛(wèi)生及讓身體適應水溫,洗去皮膚汗?jié)n有利于更容易吸收泉水中的礦物質。
2. 進入露天區(qū)必須穿著泳裝及穿著拖鞋,小心地滑。
3. 選擇適合自已溫度的溫泉池浸泡,一般從溫到熱,每次浸泡15分鐘左右即應上岸稍作休息飲杯水或飲料后再浸泡(高溫池不應超過10分鐘,老人適當減少時間)。初次不適應者或浸泡時間過長者,一般會出現口干或胸悶等不舒適感覺,此時應立即上岸稍作休息,飲杯水或飲料可舒緩不適。
4. 患有較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身體不適者或有身孕者均不宜入池浸泡;除非經醫(yī)生準許或有專人陪同方可。
5. 酗酒者不宜入池浸泡,因為酒后浸高溫度的溫泉水易引起腦充血、中風、心臟病及其它并發(fā)癥產生。浸浴與年齡和健康息息相關,老人家不宜太高溫的溫泉,而且不要在極度興奮的情況下浸。患词鼓贻p人,也絕不鼓勵邊浸泡溫泉邊喝酒,因危險性很高,必須注意!至于酒后宿醉,隔天也不宜進入高溫溫泉,至少待酒氣完全消散才行,否則,有可能在浴池中休克或昏倒。
6. 身體適應者可在浸泡期間淋冰水溫差浴。
7. 泡完溫泉后可用清水沖洗身體,但不要用肥皂或浴液,以保存皮膚表面所吸收的礦物質。
【浸泡溫泉有哪些禁忌】
1.急性疾病患者、傳染病患者,如急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腺發(fā)炎、急性中耳炎或發(fā)燒的急性感冒患者,最好不要浸浴。
2.隔離性的急性傳染病及結核病患,如梅毒、淋病患者,應先作治療降低傳染性后,才可以浸浴。
3.癌癥、白血病患者不宜浸浴,因會刺激新陳代謝,導致身體加速衰弱;同樣,營養(yǎng)不良或是病后身體極度衰弱時,切勿浸浴。
4.帶有血管并發(fā)癥的糖尿病重癥患者不宜浸浴。
5.嚴重濕疹、皮膚炎及皮膚有潰爛傷口者,最好不要浸浴。
6.干性皮膚者,勿浸浴太久,要及時補充水份。
7.心臟病、高血壓、血管病變者,切忌浸浴。
8.懷孕初期和后期,不宜浸溫泉。
9.女性生理特殊時期,不宜浸浴。
10.剛用腦過度,或激烈運動后,不宜猛然入浴,以免引起腦部貧血或溫泉休克現象。
11.依皮膚承受力,水溫42度最適中,最好不可超過45度,以免燙傷。 浸浴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以免油份失去太多或使皮膚表面的益菌被消滅,或者使得心臟負荷過重。
——冬季泡溫泉常識及注意事項